2025-03-11 04:05:55 | 913教育网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 高考改革方案 ,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
排列组合
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913教育网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 社会科学类 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
统一高考
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
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
社会实践
。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913教育网(https://www.913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一共考几门课程,满分多少?的相关内容。
高考一共有6科,总共是750分,主课150分,其他各100分。
文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理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前三门主课的满分都是150分,后一门综合的满分是300分,总共的满分都是750分,这是原始分的计算方法。
高考模式
一、传统高考模式
分为文理科,文科:语数外+文综(政史地),理科:语数外+理综(物化生),满分750分,数学是分文理的。江西、山西、陕西、广西、安徽、河南、吉林、黑龙江、甘肃、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16个省采用该模式。
二、3+3模式
不单纯的分文理,可据兴趣爱好选科。第一个“3”是语数外必考,第二个“3”是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学科中选考3门。英语可考两次,选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有上海、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海南6个省市采用这种模式。其中上会、浙江自2017年已开始实行该模式,山东、北京、天津、海南是自2020年才实行该没模式。
三、3+1+2模式
“3”是语数外必考,“1”是历史和物理必选1个,“2”是思想政治、化学、生物、地理选2门。总分750分,其中语数外各150,历史和物理100分,思想政治、化学、生物、地理各100分采用赋分制。有广东、江苏、重庆、福建、辽宁、湖北、湖南、河北8个省份采用这种模式。这也是今年首次实行新高考模式的8个省份。
以上就是913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913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3教育网:www.913edu.com2023年江苏新高考选科组合有哪些?2023年高考文科考试科目包括: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考生可根据自身学习优势进行组合。“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
女生高一理科差怎样选科有哪些最佳组合女生高一理科差选科历史+政治+地理,首选历史组合的专业覆盖面远低于首选物理组合,但是如果你真的不懂物理,石正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该投资组合的专业覆盖率略高于其他历史投资组合,达到47.24%。女生高一理科差如何选科新高考选科跟过去有些不一样,语数外属于全国统考,选考的三科本省统一考试。虽然偏文的出路比以往宽了一些,但是少了物理,难以报考
山东高考科目最佳组合怎么选科物理+化学+生物和物理+化学+地理。把这两个组合放在一起,主要是这两个组合有着共同的特点,高考时可报专业比例基本达到了95%以上(由于各高校在各省投放的专业有所不同,对学科的要求可能也存在细微差别,因此各个学科可报专业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山东高考科目怎么组合好仅就大学报考专业覆盖面的角度,选“物理、化学、历史”3科在专业选择上拥有最大权利,可以选
2025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
2024年新高考赋分表2024年新高考赋分表如下:根据新高考赋分制度,考生在各科目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将分为四个等级:A、B、C和D。其中,A等级是最高等级,考生获得A等级的成绩将获得5分的赋分;B等级是次高等级,考生获得B等级的成绩将获得4分的赋分;C等级是中等级,考生获得C等级的成绩将获得3分的赋分;D等级是低等级,考生获得D等级的成绩将获得2分的赋分。2023年是新高考赋
新高考物化政这个组合怎么样?物化政,这个学科组合不错,有以下优势:1、专业覆盖率广:专业覆盖率都在95%以上,平均覆盖率在96.02%,且专业选择范围广,可以涉及理工类医学类经管类,甚至偏文科的法学类政治类也可以选,且未来发展路径比较宽,所以物化政组合可以。2、有利于考研和考公务员: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阶段选考科目未选择政治的话,大约会存在 1-
浙江高考规则2023浙江高考规则2023如下:浙江2023高考政策解读为:浙江新高考文理不分科,采取七选三模式,语文,数学除外其他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外,要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中选3门作为高考的考核科目。浙江新高考方案采用3+3高考模式,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总分450分;第二
安徽合肥有哪些大学?1、合肥工业大学(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主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安徽大学(Anhui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与
2023-11-15 20:09:44
2023-11-16 00:07:33
2024-02-05 19:17:10
2024-03-01 23:27:07
2024-03-02 23:48:01
2024-02-05 1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