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16:06:30 | 913教育网
女生高一理科差选科历史+政治+地理,首选历史组合的专业覆盖面远低于首选物理组合,但是如果你真的不懂物理,石正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该投资组合的专业覆盖率略高于其他历史投资组合,达到47.24%。
新高考选科跟过去有些不一样,语数外属于全国统考,选考的三科本省统一考试。虽然偏文的出路比以往宽了一些,但是少了物理,难以报考一些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
那现实是,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理科不行,吃不消,不学文不行呀!这就是新高考的优势,能适当改变。招生大户还是以物理为方向,专业多、技术类岗位多,好就业,所以物理还是必须得选,如果选历史,基本从根本上就规律人文大类了。
另外两科,个人认为可以优选生物和地理,这两科基本就是为了给高考凑总分,没有啥专业单独要选考这两科,对专业没啥互补。大学真正的地理方向专业,除了导游,其他都需要物理知识,初高中地理知识对大学专业意义不大,如大气科学、地球物理、遥感测绘等都需要物理知识。
但这两科相对来说,是高中最简单的科目,都偏文,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最烧脑的也就是遗传学部分,其他就是理解背诵;而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没有太难的知识,而且很多东西都是固定的,不像政治那样,除了死记硬背还得会分析。
新高考生物、地理,跟化学、政治、物理、历史一样都是100分,赋分制,相对容易得高分,政治和化学都是比较烧脑的知识。
报考专业,物生地报考专业受影响不大,能覆盖89%的专业,除了部分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或化工类专业不能报考,基本都能报考,部分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要求物理必选,生物和化学,选考一门就行。
这样选科选择这个组合,主要精力就可以放在数学和物理上,尽量多啃点分数。有些家长和孩子总想当然,认为文科好学,难度小,其实历史和政治不是很轻松的科目,尤其那些字迹写的一般的孩子,很不沾光,脑瓜好使,但字迹写得别人不爱看。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理工科专业的数量要远大于文科专业,选择了物理和生物就拿到了选择大多数专业的优先权。地理相对其他理科来说简单易学,但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理科好的同学,地理也一定不会差,可以作为一个用来提分的科目。
如果是理科思维很好的同学,尤其是尖子生,并且倾向于报考理工科专业,选择了这三个科目,基本可以横扫各大理工科专业了。一些热门专业也非常欢迎这三门科目的选考生,比如临床医学等。这三个理科科目关联性强,理科好的同学经过系统学习,提分和拔尖更容易。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各在津招生高等学校依据通用版指引编制了《2024年拟在津招生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了选科要求及相关说明如下,供大家查阅了解。
1.新版目录适用于参加2024年高考的考生,即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
2.新版目录中部分高等学校报送的选考科目要求,为高等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的选科要求,招生当年并非所有编报的专业都会安排在津招生计划。因此,2024年在津招生本科专业以当年实际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3.新版目录中按选考科目要求统计如下图所示:
4.与现行的选考科目要求相比,新版目录中选考科目要求取消了“或”的选考科目关系,提出2门及以上选考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都要求所提的科目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5.新版目录中,按照提出1门选考科目要求统计,物理、历史和思想政治科目专业数占比较多。其中,提出物理科目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本科专业数为1631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5.59%;提出历史科目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本科专业数为368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1.26%;提出思想政治科目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的本科专业数为332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1.14%。
6.新版目录中,按照提出2门选考科目要求统计,物理和化学科目组合专业数占比最高。如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可以填报的本科专业数为28172个,专业覆盖率(即可报考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比例)为96.51%;考生选考物理、化学、历史科目可以填报的本科专业数为28080个,专业覆盖率为96.19%;考生选考物理、化学、思想政治科目可以填报的本科专业数为28051个,专业覆盖率为96.09%;考生选考物理、化学、地理科目可以填报的本科专业数为27914个,专业覆盖率为95.62%。
【附件】具体选科要求:
913教育网(https://www.913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2024年高考选科政策的相关内容。
北京2024年高考采用3+3选科模式,不分文理科。
1、北京市2024年高考选科模式。
北京高考采用3+3选科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台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
2、北京市高考如何选科。
高中选科的时候,不同考生适合的方案是不同的,对于数理化成绩好的考生,比较适合报考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或者是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
3、北京市高考试卷。
北京高考试卷是自主命题,即北京卷。
高考前的准备工作 : 913教育网
1、复习计划的制定。
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根据个人情况和考试时间表,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确保各科目的复习得到充分的时间。
2、科目重点的梳理。
根据高考大纲和近几年的考试趋势,梳理出各科目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集中精力复习这些重点内容,同时合理安排时间去强化自己的薄弱点。
3、做好复习材料的整理。
整理好各科目的复习材料,如课本、笔记、习题集等。将知识点归档整理,方便查阅和复习。同时可以制作一份复习提纲或脑图,帮助记忆和理解重要的知识点。
4、模拟考试的练习。
参加模拟考试是对自己复习效果的一次检验,也有助于熟悉考试环境和提高应试能力。适当安排时间参加模拟考试,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找出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以上就是913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913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3教育网:www.913edu.com山东高考科目最佳组合怎么选科物理+化学+生物和物理+化学+地理。把这两个组合放在一起,主要是这两个组合有着共同的特点,高考时可报专业比例基本达到了95%以上(由于各高校在各省投放的专业有所不同,对学科的要求可能也存在细微差别,因此各个学科可报专业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山东高考科目怎么组合好仅就大学报考专业覆盖面的角度,选“物理、化学、历史”3科在专业选择上拥有最大权利,可以选
高考物生地组合怎么样好。1、可选择专业范围广:物生地组合专业覆盖率极高,大部分专业都可以报考。2、学习时间分配合理:物生地组合中物理需要大量刷题,生物重课本知识,地理的理解性内容较多,理解和背诵相结合,有利于考生学习劳逸结合。2024山东高考选科要求山东2024年高考选科要求在大学专业设置的92个专业门类里:公安学类、政治学类等三个专业类,要求必选政治。65个门类要求必选物理,
2023年江苏新高考选科组合有哪些?2023年高考文科考试科目包括: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考生可根据自身学习优势进行组合。“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
生物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生物学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下:1、农、林、牧、渔类企业:生物研究、生物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医药类企业: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化实验;教育类企业:生物教师、生物产品教研等等。2、毕业生考研时可选择的专业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学科教学(生物)、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以及医学、农业学科等领域。3、社会上有一种误解“
2025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
新高考物化政这个组合怎么样?物化政,这个学科组合不错,有以下优势:1、专业覆盖率广:专业覆盖率都在95%以上,平均覆盖率在96.02%,且专业选择范围广,可以涉及理工类医学类经管类,甚至偏文科的法学类政治类也可以选,且未来发展路径比较宽,所以物化政组合可以。2、有利于考研和考公务员: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阶段选考科目未选择政治的话,大约会存在 1-
化生地组合的优劣优缺点有哪些化生地组合的优劣:优势就是地理属于文科的,化学,生物是属于理科,劣势就是这三个过于费脑子。化生地组合的的优势不选物理可以学医虽然“物化生”是当下学医最好的选科组合,但由于学科难度过大、竞争激烈,往往都不是部分学生的首选。而在剩下的选科组合中,“化生地”由于化学、生物的存在,也可以作为学医的一种备选组合;既满足大部分高校医学专业的选考要求,也有利
今年考了325分,现在只剩下征集志愿了,要填哪所学校好了?求大家帮忙!急急急院校代号院校名称投档最低分投档最低分考生成绩排名500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4381651495002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71941975003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862113875004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3672262145005安徽工商职业学院4271759225006安徽工业经济
2023-11-15 20:09:44
2024-01-02 20:47:45
2024-02-24 17:31:16
2023-12-25 15:03:46
2024-01-08 17:45:37
2023-12-28 10: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