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 02:27:12 | 913教育网
河南参加高考人数2023:131万。
1、新乡市:8.4万人
2023年,新乡市共报名考生84450人,较去年增长14.8%,再创历史新高。据了解,全市2023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73094名(单独招生考试已录取1万1千余人)。
新乡市在市区和8个县(市)共设置9个考区、47个考点、2506个考场,预计考务人员将达到1万2千余人。其中,市区共有15961名考生参加本次考试,共设置考点13个。
2023年,在市教育局、各县(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乡市新建和升级改造了17个考点,458个考场。确保全市高考都在标准化考点进行。
2、三门峡市:2万人
今年普通高考三门峡市共有19846人报名,其中普通高考考生17248人,对口考生2598人。除单招已录取考生,全市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17267人。今年三门峡市共设6个考区13个考点593个考场。 913教育网
3、济源市:9816人
据悉,济源2023年高考共报名9816人,其中专升本1860人已经于4月1日完成考试,高职单招于4月8日—9日完成考试并录取1074人,这些考生不再参加高考,今年实际参加高考的考生6882人。
4、信阳:105576人
根据河南教育考试院数据,河南近3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如下:2020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15.8万;2021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为125万;2022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超过125万。
河南省近三年高考人数(2020-2022年)持续上涨,三年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上涨了约10万人。从公布的各地高考人数来看,河南2023年高考人数也将持续增加,再创历史新高。
2023鹤壁高考考点共15个。
今年高考,鹤壁设市区、浚县、淇县3个考区,共15个考点,676个考场。其中,市区考区设10个考点、401个考场;浚县考区设3个考点、185个考场;淇县考区设2个考点、90个考场。
为给考生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考试环境,鹤壁市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综合施策,统筹做好手机带入管理、智能安检门配备、入场安检规范、无线电信号屏蔽、考场管理等全流程防范,实现手机(含5G)等通信设备在高考中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
市教育体育局作为招生考试工作的主管部门,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周密谋划部署;精心选聘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加强考前教育,强化专项治理;备齐备足物品,满足考试需要;强化安全保密,确保万无一失;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等措施,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全市公安、卫健、电力、无线电等部门协同联动,以最严要求、最实措施、最优服务,全力为高考保驾护航。
高考考场是怎么安排的 :
一、地域原则
将考生安排在报名所在的县或区。
二、四同原则
同一考场内考生均为同一民族试卷(普通汉语卷、藏语卷、蒙语卷);同一外语语种(英语、日语、德语、法语4种);同一科类(普通文史、艺术文、体育文、普通理工、艺术理、体育理6类)。
三、随机、即时原则
1.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同一考区的考生考场号、座位号由电脑随机、即时产生,一日产生立即拷贝封存,教育厅直属机关纪委、考试院监察室备份原始数据,杜绝人工干预。
2.整个编排过程一般会在省教育厅直属机关纪委、省教育考试院纪委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计算机操作程序以县区为单位,以每个考场30名考生为基本编排单元,按照考生报考的科类、外语语种等信息,自动生成考生所在的考点、考场以及座位号。
考试必须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各地按照就近就地原则,科学安排标准化考点,最大限度减少考生流动范围。就读学校是高考标准化考点的,原则上安排本校考生就地考试。
就读学校不是高考标准化考点的,就近安排考点,由就读学校组织考生有序应考。普通类考生与对口、专升本考生不交叉,避免不同来源考生交叉接触、聚集而产生的感染风险和可能产生的心理恐惧。
913教育网(https://www.913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历年高考人数的相关内容。
河南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如下:
1、2018年,河南省高考圾名人数达到98.3万。
2、2019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突破百万。
3、2020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为115.8万。
河南高考人数五年来一直在增长,近两年增长最快,增长了10.1万人,2020年增长了7.4万人。2022年,河南高考人数超过120万,居全国首位。
据各种数据汇总统计,2022年河南省高考人数将达到125万,继续位居全国高考人数第一。
在如此大量的参考资料背后,是考生压力的体现。
大量的参考文献意味着2022年河南省的高考将继续保持巨大的压力和强度,进入985和211所大学的难度不会降低。
河南省近五年高考申请人数:
2022年,河南洛阳有87381人申请高考。
今年,洛阳市共有87381人申请高考,比去年增加6859人;设立了65个考试中心,比去年多了2个;2762个考场,比去年多181个。
2022年,河南省信阳市有86447人申请高考。
信阳市有86447名考生,69个考点和3043个考场。
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有50135人申请高考。
今年,全市高职院校共招收50135名考生(包括对口生和专科生)。除已进入高职院校单招的考生外,实际参加考场编制的考生有41548人,安排了1599个考场。
濮阳考场由学校和报名点随机安排。根据全省统一要求,为了减少学校之间的人员流动和人员交叉,除部分学校考点不规范外,其余大部分考生都安排在我校参加考试。
2022年河南三门峡市21130名高考考生。
2022年,三门峡市共有2113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普通学生17667人(包括艺术和体育),专科学生2399人,对口学生1061人,消防队员3人。今年三门峡的候选人人数为19159人,比去年略有增加。
2022年,河南省漯河市有33968人申请高考。
漯河市普通高考、对应高考和升格高考共33968人(其中普通高考20413人,对应招生7328人,升格高考6227人),比去年增加2147人,增长6.74%。除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提前录取的考生外,经全省统一编制,今年将有27554人参加高考。
以上就是913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河南参加高考人数2023(2023鹤壁高考考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3教育网:www.913edu.com南京2023高考人数南京2023高考人数3万。2023年南京近3万名考生参加高考,考生将在全市十二个区的29个考点、1031个考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节点:考前25分钟(语文、外语为考前30分钟)开始进入考场。开考15分钟后(外语考试开考前15分钟起)不得入场。所有考试不允许提前交卷。考点规则:进入考点考场后,要自觉服从考务人员的管理,不得扰乱考试工作
2023甘肃高考人数趋势2023甘肃高考人数趋势介绍如下:2023年高考拉开大幕。从省考试院获悉,今年甘肃高考报名人数共计247848人,实际参加考试考生196705人,比去年增加1078人。据了解,2023年甘肃普通高考共报名247848人,其中理工类130303人,占比52.6%。文史类89580人,占比36.1%;中职生27965人,占比11.3%。实际参加考试考生1
2023福建高考有多少人参加23.2万名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考共有23.2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全省共设86个考区、226个考点、8755个考场,共抽调考试工作人员约4.5万人。随着福建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考试科目不断优化,考试难度也在逐年增加。尽管如此,仍有大批学生投入到备战高考的艰苦中,为完成心中的梦想而努力。高考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次门槛。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方
江苏高考人数江苏高考人数的相关内容如下:1、江苏省高考人数从2015年的13.5万人到2019年的16.95万人,截至2024年,江苏省高考人数累计增加了3.45万人以上。2022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为40.6万人,其中复读人数为2.3万人,比2021年的复读人数1.2万多了近一倍。2、在2023年的复读生肯定比2022年还要多,不过,2024年高考的复读生应该会减少,因为
2023年重庆历史类高考人数2023年重庆历史类高考人数如下:2023年重庆共计192093人参考,具体数据如下,物理类120872人;历史类71221人。23年重庆高考人数介绍如下: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33.7万人。各省参加人数列举:河南131万人,山东80万人,河北83万人,四川77万人,广东70.2万人,湖南65.5万人,广西61万人,安徽60.
贵州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附具体填报规则方案2022年贵州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暂未公布,以下是我整理的2021年贵州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仅供参考。一、贵州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本一批、本二批、专科批一共有8个院校志愿组,分为院校志愿1、院校志愿2........院校志愿8每个志愿下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二、贵州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方案(二)考生可提交三次志愿,考生
浙江2023年高考考生人数2023浙江高考人数为39.09万。浙江2023年高考将于6月7日-10日举行,其中,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于7日进行。2023年浙江省高考(含统一高考、单独考试招生)报名人数为39.09万,比去年增加2.6万。全省安排了81个考区、399个考点、1.3万余个考场正静候考生的到来。拓展资料如下:高考其实是一个讲究平均性考试的场所,绝大部分情
24年河南高考人数预计125万人。根据2020年河南高考人数是86万人、2021年河南高考人数是125人、2022年的河南高考人数是125万人,人数增加数,可以计算出2024年的人数预计125万人。河南位于中国中部。2024河南高考人数2024河南高考报名人数预计是140万左右。一、高考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
2023-11-15 20:09:44
2023-11-16 00:07:33
2024-02-05 19:17:10
2023-12-31 15:16:55
2024-03-01 23:27:07
2024-03-31 21: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