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00:43:31 | 913教育网
2024年编导艺考生新政策介绍如下:
1、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以山东为例,目前已有美术、编导、书法、舞蹈四大专业在组织省级统考,2022年音乐和播音专业要施行全省统考,2023年表演、空乘、服装表演要施行全省统考。
【解读】:2023年开始,省级统考将覆盖全部艺术类专业(之前未提及的摄影专业统考应该也不远了)。
2、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
《意见》指出: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
【解读】:届时除了32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的院校及参照执行的院校之外,估计都会取消校考,承认省级统考成绩。
3、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意见》指出:严控现场考试规模,鼓励高校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解读】:2024年开始,想要参加校考,必须先经过该校组织的初选,这就类似于目前中国传媒大学的考试,先经过综合素质的考核,然后才有资格去北京参加专业考试。
4、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不再按艺术类招生。
《意见》指出: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解读1】: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对文化素质的依赖大于对专业素养的依赖,取消艺术类招生也是正常;与此类似的,还有艺术管理、戏曲文化传播、戏剧学等专业,均有可能参照这种方式。
【解读2】: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均按照普通类录取,这种大趋势已经成定局,因此明年(2022年)恢复校考的可能性不大。
5、提高艺术类专业的高考分数线。
《意见》指出:2024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解读】:以山东为例,编导、摄影、播音三大艺术类专业的最低文化课提档线是普通本科线(一段线),且编导统考综合分计算,文化课比重占70%,完全符合上述标准;届时其他艺术类专业的文化课比重均会达到50%以上,重文化成绩时代到来了。
6、2024年起,最低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投档线提高到75%。
《意见》指出: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线不低于新二本线的75%。
【解读】:山东属于合并批次的省份,因此2024年起,最低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投档线提高到普通本科线的75%,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表演、空乘、服装表演三大专业,这三个专业目前的最低控制线依然是普通本科线的65%。
7、部分艺术类专业将会缩招,甚至停招。
《意见》指出: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优化艺术专业设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要加强宏观调控和评估指导,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解读】:以目前就业形式来看,缩招是必然的,停招应该暂时不会,不宜操之过急;具体哪些专业会缩招,小编不好妄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24年安徽省分类高考报名条件介绍如下:
1.具有中国国籍和合法居民身份证
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具有中国国籍,并持有合法居民身份证。只有获得了合法的身份认可,才能享受到参与高考的权利。
2.年龄要求在18周岁至35周岁之间
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年龄范围限定在18周岁至35周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也是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期。
3.学历要求
社会考生参加高考还需要符合相应的学历要求。一般来说,社会考生需要至少具备普通高中毕业或者同等学历。
4.健康体检合格
社会考生需要通过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高校招生要求。这是为了保障社会考生在高校学习期间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5.无违法犯罪记录
社会考生参加高考还需要符合无违法犯罪记录的要求。这是高校招生部门对社会考生品行的要求,旨在保障校园安全和学习环境。
6.其他条件
除了以上基本条件外,社会考生可能还需要满足一些其他特定的条件,例如报名时间、报名地点等。具体的条件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高校而有所不同,社会考生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
总结:
2024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报名条件包括具有中国国籍、持有合法居民身份证的居民,年龄在18周岁至35周岁之间,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其他条件。此外,还需要符合学历要求、健康体检合格、无违法犯罪记录等条件。具体的条件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高校而有所不同,社会考生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并按要求进行报名。 913教育网
913教育网(https://www.913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安徽新高考政策的相关内容。
安徽新高考政策:
1.2021高考录取考生的总分不分文科和理科。 2.改进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形式和方法。 3.增加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第一次新高考将于2024年开始实行。
新高考模式:
安徽省新高考模式为:3+1+2。“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1”指的是: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选择1门。“2”指的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选择2门。
新高考《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高考综合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难点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系统规划。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并先行在上海、浙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教育部随即出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系列配套改革文件,对高考综合改革相关配套改革进行全面部署、过程指导和持续推进。2014年至2020年,先后有三个批次14个省市启动实施了高考综合改革,并均已平稳落地。
2023年安徽文科分数线2023年安徽文科分数线:本科一批495分;本科二批440分。一、其它分数线:专科批200分;艺术A类(本科)396分;艺术B类(本科)330分;艺术C类(本科)308分;艺术类(高职专科)160分;体育类(本科)286分;体育类(高职专科)200分。二、安徽高考政策:首先从2021年开始新入学的高一同学,将不会再区分文理科。到2024年
新高考各专业选科要求新高考各专业选科要求如下:1、不分文理。新高考有2种模式,3+3和3+1+2。3+3模式所有学生混合在一起排名,3+1+2按照首选科目是物理还是历史,分成物理组和历史组分别进行排名。2、专业有选科要求。新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除了身体条件等一些因素要符合要求外,与老高考相比,多了一个要求是选科要求。例如有的学校的历史专业要求学生高中选科必须选考历史,如果
西安市高考政策条件最新满足3年在陕户籍+3年在陕学籍。根据查询西安市教育部显示,2023年最新西安市高考政策条件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满足3年在陕户籍+3年在陕学籍。陕西省对外省学生来西安参加高考有一些条件规定,即“陕西省的随迁子女高考条件,外省学生只有学籍和户籍都满足条件才能报名参加高考。西安高考政策西安高考政策如下:1.西安市户籍,在西安
2024年安徽高考复读政策2024年安徽高考复读政策如下:不会扣分。高考复读就是高考之后再读一年,通常是指应届考生不能如愿考上自己满意的学校,再复习一年功课重新参加高考。复读往往在高考补习班进行,也有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在家复习。高考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复读是对高考成绩再次提高的方式。在坚持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时候,需要牢记5项原则:1、简洁有
安徽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实行安徽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行。安徽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行,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2023年安徽是新高考还是老高考2023安徽是老高考,但是安徽新高考改革从2021年开始,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
安徽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实行安徽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行。安徽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行,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2024年安徽高考复读政策2024年安徽高考复读政策如下:不会扣分。高考复读就是高考之后再读一年,通
安徽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实行安徽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行。安徽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行,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2024年安徽高考复读政策2024年安徽高考复读政策如下:不会扣分。高考复读就是高考之后再读一年,通
安徽高考分数线2024年公布安徽高考分数线2024年公布:2024年安徽省本科一批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0分,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0分。而本科二批的录取分数线也有所提高,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90-520分之间,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80-500之间。根据公布的数据,2024年安徽省艺术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0-400之间。扩展资料:安徽省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
2023-11-15 20:09:44
2024-02-04 15:39:18
2024-01-03 20:26:32
2024-02-26 02:01:00
2024-02-12 13:39:45
2024-02-05 13:02:11